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8:48 点击次数:117
近日,中美贸易博弈再起波澜。正当中国暂停采购美国农产品之际,日本突然宣布将加大进口美国大豆,试图填补中国市场空缺。与此同时,美国对中国外交官签证的无理限制引发中方强硬回击,外交战线暗潮汹涌。
日本"接单"背后:为关税谈判押上筹码?
据日本经济新闻披露,中国自1月中旬起对美大豆玉米订单"清零",这一举动让美国农民陷入焦虑。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计划月底赴美,与美国财政部磋商贸易协议。消息人士透露,日本拟扩大大豆进口量,甚至可能突破65%的现有占比。但专家指出,日本年需求仅350万吨,要消化中国放弃的千万吨级订单几无可能。此举更被解读为日本试图在美日关税谈判中换取筹码——通过"买豆"换取美方在汽车关税上的让步。
中国"断供"底气:巴西大豆更靠谱
面对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,中国早已悄然调整供应链。数据显示,中国今年4月刚与巴西签下240万吨大豆订单,而巴西大豆价格比美国低15%,运输风险也更低。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:"市场选择永远遵循性价比,美国农民不应把危机归咎于贸易政策。"分析人士指出,中国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已初见成效,去年巴西供应量占比已升至60%,彻底打破对美依赖。
签证风波升级:美国"东道主"身份遭质疑
在经贸战场之外,美国对中国外交官的签证限制引发轩然大波。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日前痛斥,过去三年美国对中国代表团签证拒签率高达37%,远超正常水平。"一名外交官家属因签证延误错过癌症治疗,孩子入学被无理拒绝",耿爽列举的案例让现场记者哗然。他警告称,美国将签证当成政治武器的行为,不仅破坏联合国运作,更暴露出"美国优先"的霸权思维。
国际舆论:联合国搬迁议题被提上议程?
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罕见表态支持中方,称若美国继续限制各国代表入境,"联合国搬迁讨论可以重启"。这一言论让纽约瞬间紧张——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,美国若失去东道国地位,将面临巨大外交损失。而美国大豆协会的焦虑更显迫切,其致信白宫的信件中坦言:"每拖延一天谈判,就有更多农场主破产。"
这场大豆与签证交织的博弈中,各方都在寻找破局之道。但正如中国学者所言:"贸易战没有赢家,当美国把伙伴推到对立面时,最终受损的将是自己。"随着日本访美代表团启程在即,这场跨太平洋的博弈正进入关键阶段。